代大权

代大权,1954年生于北京,汉族。1982年西安美院版画专业本科毕业,获艺术学士学位;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曾任西安美院版画教研室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美院教授、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绘画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馆评审

唐太宗与《晋祠铭碑》



      山西省太原市唐叔虞祠旁,有一座碑亭,人称贞观宝翰亭。亭内立着一通 《晋祠之铭并序》又名《晋祠铭碑》的大碑,它刻于唐贞观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46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块行书碑,也是目前唯一传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法真迹碑刻,素有中国第一通行书大碑之称。人们把这个亨子叫唐碑亭。 
 
    唐太宗年轻时,跟着父亲唐高祖李渊,镇守河东,就住在太原,人称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太原期间,每天习文练武,结交天下豪杰; 闲来无事,就学习书法。他特别喜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对王羲之的 《 兰亭序 》 更是爱不释手,刻苦揣摩,天长日久,便能信手写来,还真分不出真假呢。
   
  那时正是隋场帝当朝。这个暴君凶恶残忍,成天不是抓丁,就是征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起义不断,天下动荡不安。从小就有抱负的李世民经常劝说父亲:杨广荒淫无道,我们应该顺应民心,积聚力量,起兵反隋。父亲总是说:你年纪轻轻,好好读书吧,练就一身真功夫,长大为国家效力。 
  
  一天,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到晋祠游玩散心。他们通过鱼沼飞梁立于齐年古柏前,赞叹着古柏的英姿和顽强的生命力。李世民向唐叔虞祠走去,父亲在那里等了好久,不见李世民的踪影,便来到唐叔虞祠的正殿,只见一个少年正伏在唐叔虞像前祈祷。这少年正是李世民,嘴里还念念有同:唐王呀,你经天纬地,施惠于民,四海升平,天下归心有朝一日,我若得了天下,定要像你一样治理国家。父亲听到这儿,心中不由一动,此子气概非凡,前程不可限量。转念又想到这里人多嘴杂,连忙俯身说了声:快走!拉起儿子向庙外走去。 
  
  后来,李渊终于在李世民的辅佐下,自太原起兵反隋,没几年就一统天下。他没有忘记曾经在唐叔虞祠前的这段经历,就把国号叫做唐。李渊死后,李世民登上皇位,牢记他在唐叔虞祠前的誓言。他以隋朝的亡国为鉴,广施善政轻摇薄赋,知人善任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兴旺发达,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等大臣的陪同下,来到当年游览过的晋祠。想起保佑他夺取天下的唐叔虞在天之灵,决定亲撰铭文,刻石立碑,祭祀唐侯。于是让人备好笔墨纸砚,饱蘸浓墨,一气写下 《 晋祠之铭并序 》 一文。全文共 1203 个字,是一篇结构严紧、层次分明、词藻华丽、政论与抒情相结合的绝妙佳文,书法骨骼雄奇,潇洒飘逸,大有王羲之书法遗风。 
     《晋祠之铭并序》碑开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碑文中的39个“之”字,书写风格毫不雷同。清人齐羽中评论说:“其书气象涵盖,骨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其书结字用笔颇似怀仁集圣教序,笔势飞逸洒脱,加之刻工精细,锋颖尽现,保存了原书的神韵。李世民在世时,对此碑就十分珍爱,他曾将此碑拓片作为礼物赠送外国贵宾,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了。 
 
  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现在这块唐碑,还保存在唐碑亭内,是晋祠珍贵的历史文物,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和海内外游人前来观赏。


i dreamed my husband cheated on me site married men dating
best antibiotic for chlamydia phuckedporn.com std list
abortion clinics in indianapolis west-bot.com abortion personal stories
how to get hiv signs of aids in women early symptoms of hiv in men
chlamydia symptoms for men site stds symptoms

时间:2013/12/23 10:18:28 热度 (0) 评论 (0)分享
推荐
暂无评论!

发私信给不说话的朋友

你还可以输入100

021712304564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