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大权,1954年生于北京,汉族。1982年西安美院版画专业本科毕业,获艺术学士学位;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曾任西安美院版画教研室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美院教授、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绘画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馆评审
当今的艺术种类之繁多,数量之大,产生速度之快,非常惊人,象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艺术界也象某些评论家提出大家普遍认同的那样,是一个表象美丽而又混乱的“江湖”,当中有学术分歧,有利益分割,有学院内外之别,有圈子派别之争,等等。因此,对艺术意义的思考,对自己从事艺术的理由的确知,变得比以前任何时侯都更重要,在想怎么做艺术之前我们要先想为什么做艺术。我觉得这一首要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找到今日自己坚持艺术创作的理由,不会在艺术中迷失。让艺术对自己变得自然起来,变得有意义。
面对创新,我有一种判断:花样翻新、日新月异的艺术带给我们的有新鲜感有愉悦感,也有随之而来的疲惫感以及被撩拨起的对新的不断渴望。但这样的“创新”真的是终极目标吗?新不断向旧转变,新旧之间其实本也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
在不断变化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我们总是强调表达、创新、张扬,其实是不是有别的东西是我们更应该坚持和看重的?对我自己而言就是对过程的“融入”和创作中一种智性的思考。将自己融进作品中,全身心地投入,并将这一过程当作对自我进行的思考。这样也许不仅可以有所呈现,也能令过程具备自我认识和自我净化深化功能。艺术如果不对自己有意义,不能自我完善,单一味强调被欣赏和被认可,那很容易就会走向徒具外在,缺乏内核的境地,变得软弱无力。
对艺术“意义”的追问和确知,对“创新”的态度,对创作过程的融入和当中伴随的自身思考,其实都指向一个东西:在艺术中,首先要面对自己,而且最重要的也是面对自己,只注重自己在艺术中所投入和获得的最真诚感受。而这样,出来的作品因其真诚而更能感动真诚者。
2007年
发私信给不说话的朋友
你还可以输入1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