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生,湖南新化人,先后毕业于怀化师专美术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刘永健水彩画作品选》、《水彩画创作教
水彩画源自西方,传入中国时是从三个分支方向传播发展的,一是从水彩画创作的表现语言上,二是从美术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上,三是从应用与理论研究上。经过百年的历程,前二者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水彩画创作水平,审美的自律性,表现语言的特色与水彩画的教育体系的完备,都已与当代国际水平相当,有些部分甚至已堪称世界一流,产生了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作品,如吴冠中、王肇民等,而后者,水彩画的应用与理论研究严重滞后,远不能与当代国际水平相提并论,虽说近些年,中国水彩在建筑、工业造型、环境艺术、平面、服装、动漫画、电脑美术等设计领域中有所应用和拓展,但整体而言,这种应用实践都处于一种自发与无序的状态,这种局面,远不如早期水彩画在“月份牌”,“外销画”应用上的繁荣程度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与市场经济效益。中国水彩近百年的发展,多局限于展览艺术,局限于美术教育和画家的练习、创作手段中,水彩画的社会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扩展,水彩画这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上的研究,即使有些零星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也多为经验介绍与访谈、国外类似的研究也稀少,尤其缺乏水彩画在其它艺术领域与市场应用上的理论研究。
一、水彩画应用理论研究的意义
水彩画是中国近二十年来发展最迅猛、进步最显著的画种,从原来习作式小品的小画种发展成为与国画、油画、版画并肩而立的大画种,水彩画创作形成了空前发展的新局面。面对这种机遇,如何拓展水彩画的研究层面,丰富和完善水彩画理论,创立中国水彩画体系,促进水彩画的新发展;如何将中国水彩画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并为市场经济服务,这既是中国水彩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我认为:一是必须突破水彩画在历史发展中的局限性,依据中国水彩画的现状,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水彩画的美学价值,多角度,多层次,宽范围进行水彩画应用与理论研究,包括其内在审美理念与外在表现技法等一切水彩画特有的美学元素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指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建筑、环境、服装、视觉传达、工业造型、电脑美术、动漫画设计艺术等)并将其系统化,使水彩画在其它艺术门类中扩大影响、互动融合,从真正意义上将水彩艺术的审美外延扩大,同时也填补了水彩画研究领域中应用研究的空白。二是,必须建立和完善水彩画市场,探讨市场机制,研究市场规律,使水彩艺术能够在多渠道、宽范围、多领域应用上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建设。三是从多元化功能差别的观点出发,将水彩艺术分为“探索性水彩”、“艺术性水彩”、“商业性水彩”,使水彩画深入社会多层面,充分迎合不同阶层人们的审美与生活需要。水彩画应用和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总结水彩画发展轨迹的历史经验,使中国水彩沿着正确的道理前进。有助于明确水彩画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具体要求,有助于中国水彩在和多艺术门类的交流互动中共同繁荣发展,对建立中国水彩画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
二、水彩画应用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水彩画应用与理论研究的作用。
一是,研究水彩画的应用范畴,是基于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需求和中国水彩在新时期发展的自身要求。二是,最大范围的整合与水彩画相关的,受水彩艺术影响的一切艺术门类和边缘学科的学术能量,实现水彩画艺术审美创造范畴的延伸与扩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水彩画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水彩画在应用艺术中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学价值,有助于水彩画艺术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四是,总结水彩画发展历史轨迹的需要,有利于中国水彩沿着正确的道理发展壮大是构建中国水彩画体系的基本前提。
2、水彩画应用与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水彩画产生的初期是用来描绘带有军事,商业目的的地形图、建筑效果图等,然后才逐步发展成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重要画种。显而易见,水彩画从派生开始就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功能。早期中国水彩在“月份牌”、“外销画”的应用上有过辉煌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实用美术师、艺术设计师努力挖掘和推广水彩画审美理念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创作了许多雅俗共赏、特点鲜明、时代感强、深受人们喜爱而带有水彩画审美理念的设计作品,留下了丰富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但是,我们缺乏对水彩画应用研究的国内外传统和现代设计实践进行资料上的收集与理论上的总结。
3、 水彩画应用于理论研究的主要思路
第一、水彩画作为异域文化的载体进入中国文化的视野。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无可避免的冲撞和交融。在中西文化的剧烈交锋中,水彩画的审美范畴,内容和语言也得到扩充,为水彩画应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研究视角的选择上应立足于人类文化的大背景。第二、水彩画作为独立的绘画样式,它不仅仅属于西方,正如水墨画不仅仅属于中国一样,都属于人类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因此,研究方法上,应客观比较不同文化对水彩艺术特色的影响,寻找自身艺术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应用领域的研究,才能确保研究工作的客观、科学和普遍性。第三,水彩画艺术风格轻快、适应性强、具有现代性,在应用领域里充分显示人文关怀的美学特色。因此,在研究途径中,将利用一切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应用领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完善水彩画研究。
4、水彩画应用与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
第一,对水彩画美学价值的新的阐释。按照传统的理解,水彩画的美学价值往往只能由水彩画作品来体现,但事实上水彩画的美学价值已经渗透到了人类和各种艺术活动之中,人们已经在有意无意地运用水彩画的某些美学标准和美学元素进行相关的艺术活动。这些相关联的艺术现象进行系统地应用性的研究,无疑能对水彩画美学价值做出新的阐释,构建一种新的水彩画美学价值观念。第二,对水彩画本体语言的丰富和补充。水彩画在影响其它应用性艺术门类时,应用性艺术门类也会反过来对水彩画产生影响,那些积极因素就会被吸纳并内化成本体语言,使其语言体系得以日益丰富。第三,开发满足不同层面审美需求的市场功能。尽管水彩画平易近人,易被接受,但作为纯粹的美术作品,在功能上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更多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对它的应用研究,将水彩画的美学理念贯彻到各类应用性艺术门类中去,最大限度与审美需求相合拍,在水彩艺术推广中营造经济市场,产生经济效应。第四,对文化内涵的全面把握。文化是一个大的背景,对待不同文化尤其需要冷静客观的关照态度。水彩画应用研究强调结合日常生活的具体应用性艺术,为全面把握文化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第五,对创作主体艺术观点的提升和完善。水彩画的审美情趣,创作理念,艺术观念导入到应用性艺术中,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从根本上影响着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思路和审美取向,也在客观上对创作主体的艺术观念产生了提升和完善作用。
三、水彩画应用与理论研究的预期价值
1、此课题在国内属首次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对中国水彩画进行应用领域的研究设想,对扩大水彩画的艺术理念,促进水彩画在其它艺术门类中的交流与互动,从理论上完善和明确创立有中国特色水彩画体系的基本思路,使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有一个更完善更明确的方向,以树立一种水彩画大国的形象来高度认识其意义与作用。具有开拓性与前瞻性。
2、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使水彩画理论更丰富、更深入、更具完整性与系统化的学理价值。从文化的根源上,整合水彩画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准确定位其应用范畴,全面客观地对应用性艺术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共同的艺术规律,并上升到美学价值的层面,避免片面性,以水彩画的审美取向作为中心样式,为应用性艺术提供创作指导思想,对市场功能的研究,为水彩画的普及和有效市场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本课题侧重于水彩画的应用研究。在研究范畴上,涉及了艺术市场、建筑、环境、服装、视觉传达、电脑美术、工业造型、动漫画等设计艺术领域,其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具有潜在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发私信给不说话的朋友
你还可以输入1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