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赐,优秀人民艺术家(2005年国家科技奖励办颁发称号),一九四八年生于广东阳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画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 在传统与当代激烈碰撞的动荡中,谢天赐带着希望和梦想,用数十载的笔墨磨炼,以荷花题材为突破口,概念重组
很多人问过我是否在画画之前已经想好了要怎么构图,用什么颜色,怎么下笔等等。其实我总结自己的画法是:三笔画法。什么是三笔画法呢?就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始的下笔。很多画家觉得第一个阶段很难,因为要去想画面的分布,要去想怎么画,画什么。而我自己最喜欢画的相反就是第一步。因为第一步是最不用动脑子的,可以没有意识,可以随意乱画的。我这张画的第一笔便是画面最上方这几笔深色的用墨,一笔上来随性的刷几下之后,次第用浅墨又往下追了几笔,又追几笔。如果去掉现在画面上的其它东西,那么这几笔就会显得甚为难看,不知所云。因为没有意识,不表达任何东西,仅仅只是几笔涂抹罢了。这就是第一笔,是感性的。
第二笔呢,自然必须是理性的了。但是这个理性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你要在第一笔的基础上去思考,思考要怎么样去发展,如何去布景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动用到知识的沉淀和理论的支持了。而这一步是需要多年的积累才可能达到的。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跟有甚者五十年都未能领悟或者沉淀,这个得看个人的知识面和悟性。所以画画离开思考离开知识沉淀是不可能有内在价值的。说回我的画面。观众可以看到我在画面中是用一些比较小的线条来连接和这团墨块的。平衡一个画面视觉感的时候,也以此来表达一种荷叶枯落之后只剩下零星叶脉的形态。其实也是一种感觉,调动观众的感觉,以达到一种存在的效果。、
第三笔呢,是“天才”。或者通俗一点说,叫灵感。莫扎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最精妙的作品,是上帝握着你的手创作的。通常来讲,即便你已经具备了前两笔的能力和气质,第三笔也往往很难达到。随意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状态,画完一幅画之后,总觉得缺了什么,美中不足。这其实就是缺了这第三笔。我自己常常是这样的状态,很难控制第三笔。但是这幅画里第三笔在哪里体现呢?在那些零星的墨点,以及上面那两枚莲子和那支莲蓬。我原先只是泼了几个墨点,想要通过一个点线面的构成来平衡一个视觉结构上的效果而已。谁曾想,泼完之后觉得重复了,于是索性就加了两条线,画成了一支莲蓬。歪打正着的,就跟下面那片稍小的莲叶遥相呼应了。于是我最后又再加了一根线,将整个画面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类似菱形的几何形状。于是够成感就出来了。这几笔在对于这个画面来讲,就是“天才”。
所以总是所讲,绘画步奏的“三笔画法”。第一笔是随意,即感性。第二笔是理性,便是问为什么要这样画,怎么画。第三笔是天才,或者说灵感。这三笔是相辅相成的,单独有哪一笔都不可能成就一副精妙的作品。
发私信给不说话的朋友
你还可以输入1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