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赐,优秀人民艺术家(2005年国家科技奖励办颁发称号),一九四八年生于广东阳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画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 在传统与当代激烈碰撞的动荡中,谢天赐带着希望和梦想,用数十载的笔墨磨炼,以荷花题材为突破口,概念重组
这张《阳和》,可以说是我的代表作。很多人喜欢它,可以说是“大众情人”。那么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喜欢它呢?从两个方面看,第一,这个紫藤花是一个从抽象处理到意象的处理手法。每一一片叶子是被清晰表现出来的,也没有一簇花是清楚勾勒的。但是你会感觉它是紫藤花的原因,跟那蕖秋海棠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着意捉取了几笔稍微具象的紫藤花瓣的结构在那一丛浓密紫色的右下方。于是观众自然而然的就知道我画的是紫藤花,甚至认为我就是花了一弯浓密的紫藤花。可是事实上我只画了这一点点,观众的潜在认知在看画的时候将觉知意识与物像意识直接划上等号的。如果我将每一片花瓣都画出来,每一个层次都表现得一清二楚的时候,很容易让人在看完第一眼之后就已经腻味儿了。就像一个植物标本,清晰的放在那里,见得多了细看没意思。而抽象处理之后,观众在意知这是一簇紫藤画的时候,人类本能的好奇心就会被勾起,会相应走近去探寻这花的结构,层次,用笔和用墨等等。
而就是这些笔墨结构,会让人在细看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抽象的魅力,以此延伸一种欣赏性。
第二是这只猫,也是我自己较为得意的。首先是猫的绒毛的手法处理上,很感性的利用了宣纸本身的材质特点。宣纸是遇湿会伸张以及晕渍的,于是我先用饱满的湿墨在纸上画了两笔,而后在它自己扩散半干的过程中,以手沾湿清水弹于墨上。于是,那些原本快感的墨迹遇水有重新被冲开晕染,这个挤压堆叠的过程,就使得墨迹的层次丰富至于,毛发的那种生动的神韵也就同时出来了。我自己对于这个处理手法是小有得意的,我必须说。而这只猫的尾巴呢,我着意用淡墨枯笔放虚。为什么呢?事物运动起来的时候,你是看不出它清晰的轮廓的,你知道它的型在那里,只不过是潜意识里的知识意念在驱动,但事实上你只能看到其运动过程中大概的轮廓。而猫的尾巴,有观察过猫的人会知道,它的尾巴总是不停的摆动,这种生动性,如何呈现呢?我在这张画的方法就是淡墨的成色,枯笔放虚带过,再配合它眼睛的那种机警的神情,共同去营造一种尾巴在运动的错觉。这只猫的具象形态饰以紫藤花的抽象表现,一实一虚的视觉冲撞就是这个画面更具有了一些趣味性和观赏价值了。
而这些不同形状的留白,在整个画面的构成上不仅取得一个视觉上的平衡结构,跟增加了画面的通透性。中国画室非常讲究“白与黑”,有物则黑,以为正面空间;无物为白,谓之反面空间。执黑者守白,执白者守黑。这是矛盾对立的两个立面,是互相寻找平衡的两立关系。所以这几块的留白。不可以一样大小,不可以一样形状,更不可以一有一无。当然,作者在画的时候是没办法知道这留白,要是个什么形状,要多才大合适,多少才恰当。这点感觉和分寸,是需要画家在日复一日的不断练习中,把它变成一种心理上的,视觉上的,技术上的本能方才可以实现的。
发私信给不说话的朋友
你还可以输入100 字